【藝術(shù)簡介】
金曉海(曉海),古墨堂史主,浙江臨安人。1990年畢業(yè)于中國美院,現(xiàn)為杭州蘭亭畫院院長,中國民族書畫研究院副院長、中南海紫光閣畫院院士、中國文聯(lián)書畫藝術(shù)交流中心會員、中國美術(shù)研究院研究員、新華網(wǎng)書畫頻道藝術(shù)顧問、浙江省美術(shù)家協(xié)會會員、浙江省國際美術(shù)交流會理事、浙江省詩書畫之友社理事、國禮特供藝術(shù)家、中國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畫家、G2o峰會會晤廳背景畫作者、一級美術(shù)師、教授。
金曉海藝術(shù)成就
1981年受教于中國美術(shù)學院花鳥畫大家陸抑非教授。
1989年就讀于中國美術(shù)學院國畫系。
1990年作品“秋夜”被中國美術(shù)學院收藏以作示范作品。在西泠印社成功舉辦個人作品展覽。
1995年作品“百叢墨蘭長卷”獲《書圣杯》國際銀獎,被海內(nèi)外譽為當代蘭花才子。
1998年參加中國美協(xié)舉辦的“中亨杯全國書畫大賽”,作品《秋艷》獲獎。
2002年參加中國美協(xié)舉辦的“西部輝煌全國中國畫作品提名展”,作品《古宅春韻》獲獎。
2003年10月16日楊汝岱副主席親臨杭州蘭亭畫院視察。
2004年8月20日在北戴河美術(shù)館舉辦金曉海個人花鳥畫展。全國政協(xié)副主席楊汝岱出席開幕式并剪彩,軍委副主席遲浩田和政法委書記任建新等中央首長觀看畫展。
2005年10月作品“葫蘆”榮獲第八屆北京國際藝術(shù)展銀獎。
金曉海國畫作品國畫收藏機構(gòu)收藏
2003年9月北京人民大會堂收藏花鳥畫作品5幅(其中三幅懸掛于人民大會堂第一宴會廳)
200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毛主席紀念堂管理局收藏《古宅春韻》1幅
2004年9月中央軍委辦公廳八一大樓收藏《高風亮節(jié)、國色天香》2幅作品。
2005年天安門地區(qū)管理委員會收藏《富貴常青》一幅(9125px×3000px)與10月1日國慶之日懸掛于天安門城樓上。
2005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收藏《牡丹.松樹.松菊》3幅,
2005年9月人民大會堂管理局收藏《牡丹》一幅。(懸掛于人民大堂四樓國宴廳華北廳)。
2006年1月人民大會堂管理局收藏《版納雨林》、《雍容華貴》兩幅(1097號)。
2006年8月人民大會堂管理局收藏《世界和平》。
2007年9月天安門管理委員會收藏《高風亮節(jié)》1幅(2007年10月1日懸掛于天安門城樓上)。
2010年9月國務(wù)院西山大樓收藏富貴常青(22500pxx10000px)。
2011年6月應(yīng)中共中央辦公廳之邀為中南海創(chuàng)作丈二匹、牡丹《富貴常青》毛竹《高風亮節(jié)》作品并收藏。
2012年七月應(yīng)中共中央辦公廳之邀請為迎接十八大勝利召開在中南海創(chuàng)作國畫作品30于幅,并張掛其國畫《華貴常青》(10000pxx5450px)的巨幅作品,懸掛于中南海中辦第一宴會廳。
近幾年來,金曉海作品被編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周年《人民大會堂珍藏書畫》集,作品《世界和平》 建國六十周年《天安門珍藏書畫集》、《富貴長青》、《高風亮節(jié)》。
金曉海被中國文聯(lián)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畫壇最具影響力的《當代十大名家》、《中國美術(shù)十大家》、(十大家有:劉文西、范曾、劉大為、金曉海、吳山明、何家英、賈又福、王明明、于志學、喻繼高等十人)、《德藝雙馨十大家》等。
作品編入《中國當代書畫卷》、《神州畫壇五大家》、《中國畫六大名家》、《經(jīng)典風范》、《畫壇七賢》、《中國當代畫壇八大家》。
封面人物:《藝壇精英》、《當代名家》、《東方美術(shù)》、《中國藝術(shù)大家》等百余部大型畫冊中。
近期出版?zhèn)€人專集有人民美術(shù)出版社出版的(八開本)《金曉海作品精選》(不同時期有四本)、中國美術(shù)學院出版的《新浙派水墨》、天津楊柳青出版社出版的當代中國畫名家精品叢書《金曉海墨竹作品精選》(4開本)、中國畫精品系列叢書《金曉海墨蘭作品集》(12開本) 、中國畫技法《水墨蘭花畫法》教材(8開本)。《金曉海水墨竹子畫法》教材(8開本)。
鬧市深處繪丹青
——記畫家金曉海的藝術(shù)道路
在一副上佳藝術(shù)作品面前,人們在享受美的同時,往往也會探究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,體會作品的意境,進而探問作者的生平軼事等。中國畫尤其如此,常常是“不在畫里考究藝術(shù)上功夫,必須在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”(近代著名畫家陳衡恪語)。因此,了解作者的經(jīng)歷,也就成為研究其作品的一條必由路徑。
在筆者印象里,很多作者都會有意無意地把自身“包裹”起來,比如隱居等;現(xiàn)代社會資訊發(fā)達了,有的作者又對自己大加“包裝”。“包裹”和“包裝”的共同點,就是隱藏平淡,突出光彩,最終目的就是使作品增值。但杭州蘭亭畫院院長金曉海卻不循此道——金曉海把他的蘭亭畫院設(shè)在熱鬧得不能再熱鬧的河坊街,且一住就是十多年。
多年以前,筆者與金曉海得識,時間久了,也就熟悉了。金曉海的社會身份眾多,如“中國民族書畫研究院副院長”、“中南海紫光閣畫院院士”、“中國美術(shù)研究院研究員”、“一級美術(shù)師”、“教授”,等等;有30與幅作品被北京人民大會堂、毛主席紀念堂、天安門城樓、中央軍委八一大樓等收藏。最近,他的作品又進入國務(wù)院西山大院和中南海;其作品曾經(jīng)兩次刊登在《人民日報》上;今年全國“兩會”期間,國家發(fā)展和改革委主管的《中國經(jīng)濟導(dǎo)報》更是專門約稿,用一個整版的篇幅刊登了其作品。近來,他又入選由中國文聯(lián)出版社、人民美術(shù)出版社等出版的《當代十大名家》等刊物。
雖然名頭響當當,但在杭州河坊街,人們卻經(jīng)常能看到他,并和他高興地聊上幾句。
金曉海的出身很普通。他在農(nóng)村長大,父親是鄉(xiāng)村教師,家里生活艱難,沒有顯赫的背景。他從8歲開始畫畫,除了愛好,起初更多是賺錢養(yǎng)家的樸實想法:“小時候,看了唐伯虎點秋香,說畫畫可以掙錢,比種田掙得還多。”
他的父親比他實在,知道以畫畫養(yǎng)家是極為渺茫的,所以更希望他好好學種田。也因為經(jīng)濟緊張物質(zhì)匱乏,家里別說其他條件,就是最基本的筆、墨、紙、硯也滿足不了,金曉海更多是像神話中的神筆馬良一樣,以大地為紙、硯,以樹枝為筆、墨,帶著唐伯虎“筆下的太陽可以曬稻谷”的夢想,到處涂鴉。十五歲拜師,卻遭到拒絕。為了跳出“農(nóng)門”,他選擇了參軍,駐守在東海的大陳島上。
部隊的津貼使他能夠自主地買些紙筆,提供了更好的學畫條件。金曉海在軍事上同樣刻苦而出色,1982年,在浙江省軍區(qū)組織的大比武上,他獲得了射擊冠軍。1983年,因在軍事和繪畫等多方面的出色表現(xiàn),作為浙江省軍地兩用人才的唯一代表,受到了時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胡錦濤同志的親切接見。
之后,金曉海被選送到浙江省省軍區(qū)政治部學裱畫,這為他學畫提供了更大的平臺,開始有機會接觸名家名著。1981年,金曉海終于有機會拜花鳥畫大師陸抑非為師,成為陸抑非的關(guān)門弟子。之后,在陸老先生的指點下,1989年,金曉海進入浙江美院學習,得到了更加系統(tǒng)的訓練。陸老先生桃李滿天下,弟子涵蓋了工、農(nóng)、商、學、兵,對金曉海這個“兵弟子”,起初不免有湊數(shù)之嫌,及至看到他刻苦上進,在繪畫進步神速,老先生發(fā)出了“無心插柳”之感慨。
金曉海極為刻苦勤奮。部隊轉(zhuǎn)業(yè)后被分配到了省民政廳,這是一份令許多人羨慕的工作。然而,金曉海卻堅定把自己推向了市場,以賣畫為生。
“開弓沒有回頭箭”,金曉海付出的艱辛,是一般人難以想象的,他每天練筆,常常早上三四點鐘起床,一練就是十多個小時;每年要用一箱墨、百刀紙,而且多少年來都是如此。他的習作,累積有幾米之高。
下海之初,金曉海沒有固定的經(jīng)濟來源,經(jīng)濟上很艱難,但在藝術(shù)追求上的花費他絕不會省。南方多花鳥,為了提高藝術(shù)修養(yǎng),他多次南下,臨摹了大量的熱帶植物,終于在2003年創(chuàng)作了《海南所見》、《泉邊山花》、《春色滿園》、《古宅春韻》、《和諧》等享譽全國的作品。
即使到了功成名就的今天,金曉海在生活上依舊很簡樸。一次,筆者清晨造訪,他剛練完筆吃早飯,親眼見他在畫室里捧著一只大湯碗,里面是兩整條咸菜煮的未切開的年糕,他正津津有味地嚼著,而堆在一邊的,是十余張墨跡未干的習作。
幾十年如一日的艱苦磨練,給金曉海帶來了深厚的功底,老辣的用筆,不知情的人往往會誤把他當成耄耋。有這樣一個真實事例,在一次畫展上,一位未曾謀面的老畫家在向別人介紹金曉海的作品時,稱“金曉海老先生如何如何”,殊不知站在一邊的年青人就是金曉海本人。
金曉海的繪畫功力之深,業(yè)界頗有共識。他畫的蘭花最能反映出這一點。蘭花看似簡單卻最不易畫,所以,業(yè)界才“百年畫蘭”之說,多少畫家不敢涉足,即使要畫,往往也是幾筆,作為豐富畫面的點綴。金曉海卻以畫蘭見長,更有著“蘭花才子”的稱謂。
看金曉海畫蘭是一種藝術(shù)享受,輕松揮灑,寥寥幾筆,一幅蘭畫圖就躍然紙上。筆者數(shù)了數(shù),又一幅只有五片葉子一枚花,卻亭亭玉立,如臨清風。金曉海說,畫蘭筆數(shù)少的難,難在獨立構(gòu)圖;筆數(shù)多的難,難在易亂。而他畫的蘭花,無論繁簡都能意趣盎然。金曉海不但善于畫蘭花小品,更善于以蘭花為題材創(chuàng)作巨幅畫作,比如,有一年他獲得的中國美協(xié)和臺灣中國畫研究會共同舉辦的。書圣杯書畫藝術(shù)大賽的最高獎銀獎(金獎缺)的作品,就是號稱“百蘭圖”的100米蘭花長卷。洋洋灑灑成千上萬株蘭花玲瓏剔透,瀟灑飄逸,或迎風,或靜立;或圓轉(zhuǎn)、或翻折;或飄逸、或剛勁;或于泉石之間,或與翠竹相依相伴;或盆栽,或瓶插,剛?cè)岵┭龃┧?,意趣生動,絕無雷同。
今天,金曉海畫蘭更是駕輕就熟,“釘頭、鼠尾、螳螂肚”,簡單的蘭葉撇畫,生出了無窮變化。
金曉海有一支很特別的毛筆,這支筆沒有筆鋒和筆肚,只在筆根留有稀疏、參差而又堅硬的短毛;用來畫草,絲絲縷縷恰能反映出小草的細密和柔勁。起初,人們都以為筆是特制的,也詫異能工巧匠們是如何做出來的??擅慨攩柶鸾饡院D睦锒ㄗ鰰r,他總是笑而不答,久了,才知道哪些筆都是畫殘的禿筆。他有很多支這樣的筆。金曉海用禿筆畫草,被大家戲稱為“禿筆草”。
“這輩子我只做了一件事,就是畫畫。”他說,“除了畫畫什么都不會。”這禿筆不禁使人聯(lián)想起草圣懷素的“筆冢”來。
金曉海勇于探索,敢于創(chuàng)新。他繪畫涉獵面極廣,創(chuàng)新的技巧也很多,比如中國繪畫史評論家王伯敏就曾對金曉海的創(chuàng)新充分肯定。
金曉海的蘭、竹在用水、用墨上別具一格,創(chuàng)造“側(cè)墨”畫法,即用墨往往重在筆肚的兩側(cè),筆鋒(尖)則用水或是淡墨。這種水、墨的用法,由于墨由筆肚的兩側(cè)漸次向中間和鼻尖擴散,因此,畫面也呈兩邊濃而中間淡的特點,往往一筆就有立體感,且過渡均勻,整個線條生動、活潑。在畫蘭葉時,側(cè)墨較淡,畫面淡雅,較之雙鉤畫法,別具風味;畫竹竿時,測墨濃重,邊界清晰,顯現(xiàn)竹竿的挺拔與質(zhì)感;用它畫蘭花瓣時,墨色不講對稱,一邊濃重一邊淡,中鋒落筆側(cè)鋒出,這樣的花瓣伶俐剔透,再點以“心”字花芯,花朵之間便眉目傳神,像活了一般。
金曉海的牡丹也別具一格,總體特點是“寫意畫法,畫出了工筆效果”,他也因此獲得“牡丹皇子”的稱謂。據(jù)說,2004年前后,有日本畫家為了破解他的畫法,邀請日本國內(nèi)眾多好手云集黃山研究,結(jié)果經(jīng)月無功而返。事實上,金曉海在畫毛筍時也借鑒了該法,獨特的畫法使他畫的毛筍栩栩如生,呼之欲出。
金曉海成名很早。1990年,其作品《秋夜》就被中國美術(shù)學院收藏;1992年,他參加中國文化部赴馬來西亞舉辦的中國畫展;1995年,作品《百米墨蘭長卷》獲《書圣杯》國際銀獎。中宣部原副部長翟泰豐親筆為金曉海題寫了四個字,“蘭花才子”……
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2010年,金曉海的作品《世界和平》入選《人民大會堂珍藏書畫》,這本畫集是人民大會堂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和建堂五十周年,從大會堂歷年收藏的中國近當代書畫名家佳作中精選而出的。收入該畫集的作者有藝術(shù)大師、當代名家、書畫精英,其中包括齊白石、徐悲鴻、傅抱石、黃賓虹、李可染、啟功等名家大家。
《世界和平》畫幅高4.6米,寬2.46米。圖中虬勁的榕樹盤根錯節(jié),象征著中華民族古老而文明;巨龍般的紫藤,象征著中國正在騰飛;二十二只栩栩如生的和平鴿,象征著中華民族熱愛和平;飛泉瀑布,象征著世界和平源遠流長;繁花似錦,象征著祖國蒸蒸日上繁榮昌盛。畫面色彩豐富和諧,寓意深刻,必將成為傳世佳作。
金曉海還出版過眾多教材。今年初,《水墨蘭花畫法》、《水墨竹子畫法》由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。
金曉海的畫作都有一種意境美,有人評價這是禪境,也有人認為她超越了時空之美。我們不難理解他把畫院設(shè)在河坊街的理由:這不也正是我們中國幾千年文化積淀,隱藏在喧囂背后,向往寧靜,追求淡泊的一種境界嗎?